杭州市桐庐县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在密闭空间进行喷漆作业案
2021年3月初,,,,,,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时常存在喷漆废气扰民的情况。。。。。。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执法人员立即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但现场未发现企业喷漆作业,,,,,,只在喷漆间外地面发现有少量油漆痕迹。。。。。。随后桐庐分局主动与信访人进行电话、微信沟通,,,,,,其称气味问题仍时有发生。。。。。。因该企业喷漆作业时间短、间隔时间大,,,,,,桐庐分局后续多次突击检查均未发现喷漆情况。。。。。。3月30日,,,,,,桐庐分局执法人员再次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工人在喷漆间外厂房地面进行喷漆、刷漆,,,,,,未在密闭的喷漆间内作业,,,,,,现场油漆味较重。。。。。。
VOCs 物料台账方面,,,,,,企业普遍没有按要求把所有需要整理的信息汇总在一个台账上,,,,,,记录格式不规范。。。。。。
根据 HJ 944-2018《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 总则(试行)》规定,,,,,,企业应建立含 VOCs原辅材料台账、内容包含原辅材料名称、使用量、回收量、废弃量、去向及 VOCS 含量等信息。。。。。。
治理设施运行台账方面,,,,,,企业缺乏系统性的信息记录,,,,,,尤其是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及停留时间等信息记录不全。。。。。。
根据 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规定,,,,,,企业应建立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VOCs处理设施的主要运行和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停留时间、吸附剂再生/更换周期和更换量、催化剂更换周期和更换量、吸收液 pH 值等关键运行参数。。。。。。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现场核查过程中,,,,,,受制于生产车间过大或生产设备移动幅度过大、生产线过长的影响,,,,,,废气收集效率较低的工序有,,,,,,塑料制品行业的注塑、吹膜、密炼、压延等工序的生产车间难以密闭。。。。。。
部分企业通过在车间设置局部集气罩收集塑料熔融状态下产生的有机废气,,,,,,但因生产设备移动幅度太大,,,,,,集气罩口与控制点间的距离较远,,,,,,收集效果较差。。。。。。印刷行业的印后整理工序,,,,,,胶粘过程直接在印刷车间中进行,,,,,,因印刷设备自带收集口,,,,,,产生的废气易于收集,,,,,,胶粘废气则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家具制品行业的封边工序废气同样地易被忽略,,,,,,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年产生量为10吨以下的企业,,,,,,工艺多以喷淋/干式过滤棉+UV 光解+活性炭为主,,,,,,在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的 UV 灯管安装数量与处理能力不匹配,,,,,,或因工艺过程产生的颗粒物没有经过前处理直接进入 UV 光解装置,,,,,,颗粒物沉降在 UV 灯管上,,,,,,光解作用微乎其微;;;;;;;活性炭填充量与所需处理的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不匹配,,,,,,或因活性炭长期不更换,,,,,,活性炭处于失效状态。。。。。。
设施运行过程普遍存在气体流速过快的问题,,,,,,根据 HJ 2026-2013《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固定床吸附装置吸附层的气体流速应根据吸附剂的形态确定。。。。。。采用颗粒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 0.6 m/s;;;;;;;采用纤维状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毡)时,,,,,,气体流速宜低于 0.15m/s;;;;;;;采用蜂窝状吸附剂时,,,,,,气体流速宜低于 1.2 m/s。。。。。。废气在吸附装置中的流速过快,,,,,,停留时间不足,,,,,,导致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未被吸附或未达到应有的处理效果便排放。。。。。。
企业治理设施运行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如喷淋废液、吸附饱和的废活性炭或过滤棉,,,,,,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的沾染有机溶剂的外包装物等,,,,,,都属于危险废物,,,,,,且含挥发性有机物,,,,,,贮存不当或废弃后没有及时密封贮存,,,,,,容易造成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废油漆桶没有加盖贮存,,,,,,或者没有把危废放到指定的危废贮存场所。。。。。。部分企业危废间没有没有设置规范的标志牌,,,,,,地面没有做防渗处理。。。。。。
为计算治理设施的去除率,,,,,,企业应在废气处理设施前后风管的合适位置开设永久性规范采样口,,,,,,采样口位置应符合 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及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规定,,,,,,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企业为了方便采样,,,,,,排气口采样口多设置在弯头下游不足 1 倍直径的地方,,,,,,采样数据不准无法计算治理设施的去处率。。。。。。
一、废气收集系统的输送管道,,,,,,未采用负压状态,,,,,,或者正压状态时的泄漏检测值超过500μmol/mol。。。。。。
二、废气采用外部排风罩(集气罩)收集时,,,,,,在距排风罩开口面最远处的VOCs无组织排放位置,,,,,,控制风速未达到0.3m/s(行业相关规范有具体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属于违法行为,,,,,,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1、企业密封点数量超过2000个(含),,,,,,但未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的;;;;;;;
2、未按规定的频次、时间进行泄漏检测与修复的;;;;;;;
3、现场随机抽查,,,,,,在检测不超过100个密封点的情况下,,,,,,发现有2个以上(不含)不在修复期内的密封点出现可见泄漏现象或超过泄漏认定浓度的。。。。。。
4、是否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时间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应该根据台账资料进行认定。。。。。。
四、含VOCs产品以及有机聚合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未采用密闭设备或未在密闭空间内操作;;;;;;;或者未采取局部VOCs收集措施的(VOCs质量占比小于10%的VOCs产品除外)。。。。。。
六、排气筒高度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除外),,,,,,或者未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排气筒。。。。。。
七、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未与生产工艺设备同步运行。。。。。。(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应停止运行,,,,,,待检修完毕后同步投入使用;;;;;;;生产工艺设备不能停止运行或不能及时停止运行的,,,,,,应设置废气应急处理设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
八、未按规定建立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VOCs处理设施的主要运行和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操作温度、停留时间、吸附剂再生更换周期和更换量、催化剂更换周期和更换量、吸收液pH值等关键运行参数。。。。。。
九、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
在厂房门窗或通风口、其他开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若厂房不完整(如有顶无围墙),,,,,,则在操作工位下风向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处进行监测,,,,,,按照监测规范要求测得监控点的任意1小时平均浓度值(6mg/m3)或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3)超过本标准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
小编整理了一下企业VOCs治理设施检查重点,,,,,,供参考。。。。。。
采用局部集气罩的,,,,,,应根据废气排放特点合理选择收集点位,,,,,,距集气罩开口面最远处的VOCs无组织排放位置,,,,,,控制风速不低于0.3米/秒。。。。。。
重点检查企业的油气回收、装卸平台、原辅材料及产品储存转运、污水处理等有组织排放点位,,,,,,以及加料、生产、转出中间或最终产品等无组织排放点位。。。。。。
1、容器、包装袋
①容器或包装袋在非取用状态时是否加盖、封口,,,,,,保持密闭;;;;;;;盛装过VOCs物料的废包装容器是否加盖密闭。。。。。。
②容器或包装袋是否存放于室内,,,,,,或存放于设置有雨棚、遮阳和防渗设施的专用场地。。。。。。
2、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
3、储库、料仓
围护结构是否完整,,,,,,与周围空间完全阻隔。。。。。。门窗及其他开口(孔)部位是否关闭(人员、车辆、设备、物料进出时,,,,,,以及依法设立的排气筒、通风口除外)。。。。。。
1、液态VOCs物料
是否采用管道密闭输送,,,,,,或者采用密闭容器或罐车。。。。。。
2、粉状、粒状VOCs物料
是否采用气力输送设备、管状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密闭输送方式,,,,,,或者采用密闭的包装袋、容器或罐车。。。。。。
3、挥发性有机液体装载
汽车、火车运输是否采用底部装载或顶部浸没式装载方式。。。。。。是否根据年装载量和装载物料真实蒸气压,,,,,,对VOCs废气采取密闭收集处理措施,,,,,,或连通至气相平衡系统;;;;;;;有油气回收装置的,,,,,,检查油气回收量。。。。。。
②反应设备的进料口、出料口、检修口、搅拌口、观察孔等开口(孔)在不操作时是否密闭。。。。。。
1、冷却器/冷凝器
2、吸附装置
3、催化氧化器
催化(床)温度。。。。。。电或天然气消耗量。。。。。。催化剂更换周期、更换情况。。。。。。
4、热氧化炉
燃烧温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洗涤器/吸收塔
文章转载于北斗智库环保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