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厅通报了辖区内,,,,,,,,某新材料公司私自篡改12份检测报告,,,,,,,,虚报、瞒报上一年度碳排放量报告,,,,,,,,该案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碳排放报告违法案件,,,,,,,,这也是为企业在日后的碳排放权交易等活动上提了个醒。。。。。。。
案件名称
内蒙古鄂尔多斯某材料公司虚报碳排放报告案。。。。。。。
根据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线索,,,,,,,,2020年12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某新材料公司将2019年排放报告所附的2019年全年各12份检测报告中部分内容篡改后,,,,,,,,虚报给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查。。。。。。。
2021年6月5日,,,,,,,,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执法人员调查核实,,,,,,,,该公司将2019年排放报告所附的两个分厂的2019年全年各12份检测报告中“报告编号、样品标识号、送检日期、验讫日期和报告日期”内容进行了篡改,,,,,,,,并删除了防伪二维码。。。。。。。该公司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原《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第二十六条,,,,,,,,“重点排放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以及经备案的排放监测计划,,,,,,,,每年编制其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由核查机构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和原《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第四十条条第一款,,,,,,,,“第四十条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虚报、瞒报或者拒绝履行排放报告义务;;;;;;;;逾期仍未改正的,,,,,,,,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指派核查机构测算其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于2021年6月5日,,,,,,,,对该新材料公司下达了环境违法行为责令改正决定书(内环责改〔2021〕4号),,,,,,,,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针对以上违法行为,,,,,,,,该公司依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有关规范要求,,,,,,,,对所有检测事项及排放报告重新进行了审核,,,,,,,,并积极配合第三方核查机构完成第二次核查,,,,,,,,确保核查真实准确,,,,,,,,按时完成了整改。。。。。。。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宣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0年12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企业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1、选择一个年份,,,,,,,,作为基准年,,,,,,,,核算该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此作为排放基准。。。。。。。浚浚浚??梢园凑展夜嫉谋ǜ婧秃瞬橹改侠词凳┖怂,,,,,,,,参考《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
2、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减排措施和抵消措施。。。。。。。
a 能源管理。。。。。。。浚浚浚??梢杂τ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能、提高用能效率。。。。。。。该标准在国内等同采用的标准是GB/T 23331-2020。。。。。。。
b 改进技术工艺,,,,,,,,减少温室气体直接排放。。。。。。。
c 制冷剂管理,,,,,,,,减少泄漏。。。。。。。
d 无碳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
f 参与碳交易 等等
3、每年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进行碳中和认定。。。。。。。
一、核查流程包括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核查机构应以重点碳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为基础,,,,,,,,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供相应的支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核查机构初步判断二氧化碳排放报告的合理性,,,,,,,,并确定现场访问的重点。。。。。。。核查机构应制定现场访问计划,,,,,,,,包括访问对象、访问内容、访问日期和行程安排等内容,,,,,,,,并与重点碳排放单位进行确认。。。。。。。
当重点碳排放单位存在16个(不含)以上的相似现场时,核查机构应考虑现场的代表性、核查工作量等因素,,,,,,,,制定访问计划。。。。。。。当确认需要抽样时,抽样的规模应是所有相似现场总数的平方根 (y=), 数值取整时进1。。。。。。。当重点碳排放单位存在超过4个相似现场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能超过总抽样量的50%。。。。。。。核查机构应对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每个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进行核查,,,,,,,,当每个活动数据或排放因子涉及的数据数量较多(如交通运输企业、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服务业企业)且每个排放设施(单个和组合)或计量设备计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的年度排放量低于重点碳排放单位年度总排放量的5%时,,,,,,,,核查机构可以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抽样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重点排放企业对数据流内部管理的完善程度、数据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其中对月度数据、记录采用交叉核对的抽样比例不低于30%。。。。。。。如在抽取的场所或者数据样本中发现不符合,,,,,,,,核查机构应考虑不符合的原因、性质以及对最终核查结论的影响等因素扩大抽样量,,,,,,,,抽样量比例扩大至50%;;;;;;;;如果扩大抽样仍然存在不符合,,,,,,,,则扩大至80%直到100%。。。。。。。核查机构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施现场访问,,,,,,,,主要包括审核文件和客观证据、约见重点碳排放单位有关人员、核实排放设施、核查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确认本年度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下一年度监测计划的制订情况等。。。。。。。核查机构应将核查发现以书面形式反馈至重点碳排放单位,,,,,,,,至少应对以下核查发现开具不符合项,,,,,,,,并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整改:(一) 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算要求》的规定;;;;;;;;(二)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设施规模和排放源等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四) 不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不确定性、抽样方法等。。。。。。。必要时,,,,,,,,核查机构可对不符合的整改进行现场验证。。。。。。。核查机构应当根据文件审查和现场访问的核查发现,,,,,,,,编制核查报告,,,,,,,,核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逻辑清晰,,,,,,,,报告内容包括:
(四)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描述和排放源种类;;;;;;;;(六) 核查机构所使用的假设条件、参考依据和取值差异;;;;;;;;(八)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过程及数据,,,,,,,,数据的不确定性;;;;;;;;(十二) 开具的不符合项及后续整改情况;;;;;;;;(十三) 对今后数据核算活动的建议;;;;;;;;核查机构在完成内部技术复核后,,,,,,,,将核查报告交指定的报告授权人签字完成最终核查报告的签发,,,,,,,,提交委托方。。。。。。。核查机构应当以安全和保密的方式保管核查过程中的全部书面和电子文件,,,,,,,,保存期至少三年,,,,,,,,保存文件包括:
(二) 与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沟通记录;;;;;;;;(三) 核查过程中从重点碳排放单位获得的所有证明文件;;;;;;;;(四) 投诉和申诉以及任何后续更正或改进措施的记录;;;;;;;;
文章转载于环保365